牛娃汇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实机考规则揭秘

[复制链接]

395

主题

574

帖子

4088

积分

教导主任

Rank: 8Rank: 8

积分
40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30 22:3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实机考规则揭秘&2014模拟真题





在揭秘上实机考规则之前,首先做为家长,您需要明确一点:上海实验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孩子?

聪明?智商高?学习能力强?
以上皆准确,但都不精确。聪明但油滑,智商高而呆板,学习能力强却不自律者,绝不是上海实验心仪的孩子。

不弄懂这个问题,就不能理解机考的目的。比如,有不少家长认为,机考就是测智商。这必须指出——上实机考绝非是测智商,而是效率最大化的测试。换而言之,上海实验的理想招生对象为:能够在有限资源条件下,高效率获取最大化利益的学生。
在一年一度的机考盛宴中:
有限资源条件表现为时间(30分钟),答题数(201题或出现停机条件),保密题库的未知性等等;
高效率则是指用最少时间和最少题数达到目的;
最大化利益,不是一个绝对的分值或等级,而是因人而异,即该学生能力所能达到的最大范围。
打个比方,如果不限制杆数和时间,我们任何正常人均有把握在一万杆以内将高尔夫球推入洞口。如果机缘巧合,也会有球手击出一杆进洞的lucky strike。那么我们以及这些幸运者,又如何与真正的高尔夫顶级大师们区分呢?

上实机考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找出潜伏在近千个小朋友中,那些不依靠幸运投机,不依靠无限穷举,而是真正掌握学习能力的小朋友。


上实机考评分标准初探

网传的各类评分标准:

1、每题得分。
2、每题难度不同。
3、答错倒扣,部分高难度题目中,相关性高的错误答案依然给部分分数。
4、准确率评估。
5、用时评估。
6、答题数很多或者很少对得分有影响。
7、是否被停机影响最终得分。

通常认为,最终会给出小朋友的等级而不是分数。等级的来源由具体答题难度情况定。
猜测的评分机制:

1)每题按照组合难度有基本分;
2)回答正确得分,回答错误不得分;
3)以最终答题数推算理论最大得分值,并与实际最终得分相比较,计算小朋友的实际得分效率;
4)总耗时也会适当参与评分(但比重可能不大)。
由于我们不可能让小朋友准确回复出所有答题情况,所以上述评分机制除了上实自己的电脑,基本不可复制了。
对此情况,我们拟自建一个简单的评估系统,结果数据会有很大偏差,亦可能视大家反馈进行微调。

上实机考之评估模型

涉及最终评分的,正相关项目如下:

广度得分:纵向ABCDEF单项的高度
深度得分:回答正确的最终一题,所达到的横向ABCDEF组合的宽度
以上也就是难度树状结构的另一种应用
为了便于计算,纵向ABCDEF分别对应1-6分。横向组合从AB开始到ABCDEF结束,每个组合将字母对应的分值相加(如AB=1+2=3分,ABCDEF=1+2+3+4+5+6=21分)。在横向组合中,分值相同的组合属于同一格,也就是说CD组合(3+4=7分)与AF组合(1+6=7分)是在同一格中的。
负相关项目如下:

标准差:最终答题数 - 最优路径答题数
这个概念大家可以参考高尔夫球比赛,对于小朋友最终达到的广度得分和深度得分,系统算出所谓“标准杆”,然后和小朋友实际答题数目相比较。如果实际数大大超过“标准杆”完成,可视为效率较低,期间定然出现大量错误和反复打铁的情况。
这个概念可以解答目前绝大部分家长对于机考答案的疑问。

总耗时:以最终停止时时间为准。
最后的表达式,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机考得分=(广度得分×深度得分-标准差)/总耗时

简单一句话总结——您的孩子花了多少步,多少时间,圈起了他能力范围内最大的一块地,就决定了他最终的得分。

两个参考坐标:

假设某学生花90题,做完ABCD四项组合,25分钟停机的,模型得分为:
(4×10-(90-58))/25=0.32分

网传某过关小朋友只做了66题,做完ABCD,不明耗时情况,但应不可能耗尽,暂以25分钟完成计算,模型得分为:
(4×10-(66-58))/25=1.28分
备注:从A到ABCD,共计可有58题。
目前的问题在于标准差的求算方法还不明确,因此这里只是做个示意,具体某单项步骤需要多少题目来确认还有待进一步计算。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差距可以有多大了吧。

当然,很多家长也不必为负分耿耿于怀,实际上按照这个模型,负分的不在少数,做100好几十题的都可能有不少是负分。最终的分数只是为了表明您孩子的相应位置,不是绝对能力的评估。
即,与25分钟66题ABCD组合过关的孩子相比,我们大部分人的子女是相当平庸的。

上实机考的难度树及其爬行规则深度研究
按照广度和深度坐标构想,纵横两值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直接决定了孩子们最终圈地面积的大小。也就是说,所有参加上实机考的孩子都需要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努力攀爬。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早早出现了三项四项组合题,而另外有些孩子做到头也没碰到三项组合题呢?
原因在于,难度树有其自带的爬行规则。
所以我们也就不单独写推论的数据源和过程了,直接引出模型,其中有些地方会捎带举例说明:
规则1,广度先于深度。
广度也就是单项A、B、C、D、E、F,在坐标轴中我喜欢把这个做纵坐标,也就是这棵大树的“高度”。所有的小朋友,从第一题单A开始,逐步向F的方向攀爬。
规则2,在广度攀爬没有终止的时候,深度攀爬仅限于含现有最高广度字母的双组合变化。
也就是说,即使小朋友已经通过了单D,在系统还可能出E的情况下,小朋友能做的最高难度为CD双组合,不可能接触到任何三组合变化(比如ACD之类)。
规则3,在广度攀爬确认终止后,深度攀爬开始向最高“ABCDEF”六项组合方向进行。但深度攀爬不能出现当时广度中不包含的字母。
也就是说,如果小朋友的广度已经停止在D项上,那么能出的最高组合为ABCD,不可能出现含有E或者F的组合变化。
以上规则与大家的认知应该是高度吻合的,以下则是一些拓展性的猜测,仅供参考
规则4,广度攀爬进入下一个字母,是有时间限制的,也就是一直被唠叨的checkpoint。
从开始答题起,必须在某一设定时间内完成当前字母广度下的所有双项组合,随后一题即进入下一个字母(广度提升)。否则如超过此时间限制,系统将永久关闭广度攀升,小朋友只可寻求现有字母的最大深度组合。
在此前,一直认为机考中的D项是阻力位,由于D项的难度导致小朋友出错从而无法进入含D的三项或四项组合。当时认为的深度攀爬规则4为:只有当在D项前正确率为100%的,方可转进入三项组合,否则向上寻求E项。

直到一个特例的出现.......

某位家长的小朋友在答题中只碰到了A、B、C单项,含ABC的双项,以及ABC三项组合,并在此狭小范围内结束了测试。如果真的是以准确率做判断,那么所有小朋友均可在C项,甚至极端情况”——B项——就转入单独的深度爬升,并且在超短时间内完成测试。是什么造成这位家长的孩子成为一个极少的特例呢?

——那就是时间限制,是赛车游戏中的“checkpoint”的问题。
假如没有这个checkpoint,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小朋友在D项转入深度发展方向了(能做对CD的,都将升入E)。需知道这些小朋友中有不少是属于谨慎认真,每题耗时较长的。换而言之,他们在时间上都没有通过E项checkpoint。不排除有部分小朋友在D项下开始错误打铁,从而错过了E项的checkpoint,但此类小朋友的“效率”肯定不如前类(同样最高ABCD,却要多花不少题目达到)。
现在我来尝试还原这位家长的孩子的答题情况,为了便于理解,我设定了一些“具体”的时间数字,您不用太在意孩子到底是花了多少分钟,我只是做一个示意:

假设,每个字母的广度攀升时间限制为5分钟,即孩子必须在考试开始后的5分钟内完成A进入B,10分钟内完成AB组合进入C,15分钟内完成最高BC组合进入D,20分钟内完成CD进入E,25分钟完成DE进入F。(再次提醒,这里的5分钟是虚构的,实际情况不明)
由于起始难度题目答题时间给了每题60秒钟,gflying所说的“极端情况,如果一个小朋友只做了 A B AB = 全对了。大概10分钟太多啊。吧。得分是多少呢”就不会出现了。因为如果小朋友全对完成A,B,AB(至多加BA),三题或者四题,一共只可能用了4分钟不到,从而一定会引发进入单C继续爬行,而不可能测试终止。

根据这个假设,这位小朋友,在第14分钟59秒时未能完成BC双组合,从而被停止在含C项以下的范围内,完成含ABC的双组合后,系统开始穷尽三项组合(也就是ABC,CAB,BAC.......),并在系统确认小朋友拥有ABC三项组合能力后,测试结束。

至于为什么15分钟内未能完成BC组合,由于1分钟1题的考虑,A-BC的最短路径为6步骤9题(理论上不会超过9分钟),推测这个孩子一定是在开始阶段就有差错产生,并且陷入打铁境界。

一个证明就是:据提供的情报表明,该孩子一共作答99题,按照最优路径计算,A-ABC的最短路径大约为7步骤15题,花99题达到,可见其中定有大量属于重复打铁范围。但是最后在ABC三项组合中,孩子又完全证明自己拥有理解A、B、C抽象概念的能力(至少他已经完成了双项组合,甚至完全可能是完成了三项组合),可见很可能是小朋友一开始不适应这种答题形式又或者过于紧张激动所致。

对上实机考,很多家长对其理解就是扑朔迷离,甚至认为是完全随机,今天的这篇文字对上实的一些机制进行了一些披露,或许只是盲人摸象和管中窥豹,但也真切的希望:大家能更好理解机考,理解上实;同时为家长在考后客观分析结果提供帮助;

2014上实机考模拟真题

上机的准备

a、标准键盘
一定要用标准键盘的小键盘。
为什么用小键盘?大家感觉这对孩子能力不公平。其实恰恰相反,无论我们的孩子有多少计算机操作基础,但绝对没有数据录入员的角色存在。也就是说,对小键盘的操作上,有无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孩子都是经验相同的。对很多成人来说也如此。实验学校有近200名教学教师,其中能熟练使用小键盘(盲打)的,据我所知还没有一个,我估计整个上海市能熟练使用小键盘的教师也不超过1人。

b、数字开启指示
一定要告诉孩子小键盘的数字开启锁(通常标注numlock)和开始指示等的操作关系,确保这个指示灯是亮的。进入教室后,不要随意按这个切换键。如果没有指示或者输入不了数字,一定和在场老师申明,老师会处理的。

c、鼠标和功能键
鼠标没有屏蔽掉,很多孩子习惯用鼠标,在操作中有些孩子显得很熟练,往往就给×了浏览器页面。这就导致要重新开始作答。
不要认为重新答有便宜或者是个漏洞,计分还是从非法关闭除继续的,你只是白白地浪费了时间和影响自己的考试状态,是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
非法关闭包括关闭浏览器、机器故障、服务器故障。学校会备份映射几个服务器同步记录的,全一齐趴窝的几率很低很低,不用担心。
更改选项或者重新输入有具体的要求,大家可以看练习页面的说明。
主键盘区是屏蔽的,不用担心孩子误触碰,但最上行的功能键F键区是不完全屏蔽的,请家长告诉孩子不要动这些键。

d、官方练习题
每个用户做6次,一定要珍惜。
先看作答说明,大人孩子一起来研读,确保会操作。
然后就进入练习部分,先让孩子自己做1次;再让孩子讲一下每次的选择理由1次,家长不要打断孩子的作答,但记录这个孩子错误理解的题号;第三次是孩子边做,大人边给孩子讲解以前错的地方。后面3次就不要关注孩子的作答内容了,把注意力放在小键盘操作上。后3次练习主要让孩子操作算法复习、错误输入的改正。
6次足够了。

e、非官方练习
我推荐大家找一下2位数加减法的单机版小软件,通过这个练习操作小键盘。会语言的家长,也可以自己依托于office组件自己编制。
其他途径的所有标注和实验学校招生机考相关的练习都不要再做了,否则会影响孩子的作答的。因为目前机考题目还没有被别人获取过。什么时候出现了,你也不要做,因为我会马上改变题型的。
有些算法你知道了也没有用,因为这个是最基础的,人和很多动物都会这些算法的操作,但其变式却是无法穷尽的。他们不是经验,而是最低层的认知能力,练习也没有用。我知道6岁孩子的这些能力的宽容度,我也肯定并不是每个学发展心理学的人都清楚这些。
赚钱不容易,千万别被这些人忽悠,还不如把这些被骗的钱拿出来带孩子旅游一次。孩子上学了,成为社会人了,家庭的控制和互动机会就少了,好好珍惜你的支持和孩子的有限能力。

家长在孩子参加机考前的悉知事项

1)教会NumLock键,让她学会开启小键盘.

2)训练孩子按数字键1-6;回车键;-号键

3)教会孩子怎么看题目,怎么观察每一题的剩余时间,总题目的剩余时间.

4)开始A题型,A就是缩小.告知孩子要仔细观察原图形后,让他自己做题.

5)开始B题型,放大缩小变换.具体来说外面的图形缩小进入内部,里面的图形放大变到外部.

6)AB复合型题目,先缩小再交换内外图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牛娃汇  

GMT+8, 2024-4-20 06:07 , Processed in 0.062590 second(s), 21 queries .

牛娃汇教育资讯

© 2001-2013 更多即时咨询,请加微信号:7366005,导入“牛娃汇”微信群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